
特朗普第二次上台后,中东政策很快就成了他施展拳脚的重点区域。2025年上半年,他就启动了一系列动作,延续了第一任期内的亚伯拉罕协议思路,但这次更侧重于解决加沙这个老大难问题。加沙冲突拖了太久,从2023年底的升级到现在,死了那么多人,毁了那么多房子,大家都盼着有个说法。特朗普上任没几个月,就开始跟埃及和卡塔尔这些调解方接触,目标直指停火和重建。他不是那种坐等别人来谈的人,而是直接派特使去中东跑腿,收集情报,确保美国的声音最大。结果呢,到10月13日,他亲自飞过去主持峰会,这步棋走得挺果断。 峰会前,特朗普先去以色列议会演讲,那天他强调美以联盟的重要性,顺带提了人质释放的事。之后直奔埃及沙姆沙伊赫,这地方选得好,海边度假区,环境轻松,便于各国头头脑脑聚头。整个行程安排紧凑,从华盛顿飞过去,中间不落地,显示出他急于抢先机的劲头。 沙姆沙伊赫峰会一开,二十多个国家代表就齐了,这阵容够壮观。埃及总统塞西和特朗普联手主持,英国、法国、德国、意大利这些欧洲老玩家来了,日本和印度代表亚洲声音,中东这边约旦、卡塔尔、土耳其、沙特都到场,甚至伊朗也派人出席。总共二十七国,涵盖了中东核心圈和外围盟友。缺席的哈马斯和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,本来特朗普想邀内塔尼亚胡,但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警告说要退出,计划就黄了。这说明峰会协调难度不小,各方拉锯。
中国没被邀参加峰会,这事一出,就有人议论纷纷。表面看,特朗普主导的场合,不想让中国分风头;深层里,是中美在中东的战略摩擦。特朗普第一任期就对华强硬,贸易战打得火热,现在第二任继续,视中国为竞争对手。中东是“一带一路”重点,中国在那投了油田港口项目,影响力不小。特朗普不想让中国在中东和平进程中插一杠子,免得稀释美国的话语权。 从事实看,美国中东外交传统上排斥中国。2025年上半年,特朗普政府就发声明,批评中国在伊朗的能源合作,称那助长地区不稳。峰会邀请名单,欧洲中东亚洲都有,唯独中国落空。这不是巧合,而是有意为之。伊朗来了,但中国没,这显示特朗普想控制叙事,不让中国借机推多边主义。中国更喜欢联合国框架调停,不爱单边会议,所以缺席也符合自家节奏。
领航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