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入秋后的首场寒潮来了,上海今年冬天的天然气供应将会怎么样?新民晚报记者从申能集团旗下申能洋山液化天然气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申能LNG”)获悉,随着上海LNG站线扩建项目(一阶段)即将对外输气,上海今年冬天的天然气供应将更有保障。

上海LNG接收站虽然远离上海陆地,但年供应量占上海市场的50%。扩建前,这里包括一个保税罐在内的5个储罐,总库容为89.5万立方米(液态形式)。
根据发展需要,2022年11月20日,上海LNG站线扩建项目(一阶段)开始动工,工程包括新建4座22万立方米储罐及相应气化配套设施、码头工程和输气管道工程。与以往5个储罐相比,新建的4个储罐单体更大,每个储罐的外径达到了90米,新建库容88万立方米,使两站总库容量相当于比原来翻了一番。
申能LNG工程部负责人介绍,虽然建设过程中经历了连续两年的超长高温天气,但打桩、罐体浇筑在内的各项工作都按计划稳步推进。目前,各项工作接近尾声,计划于今年年底对外输气,待11月底把设备设施调试完成后,正式投入试生产。
上海LNG站扩建项目(一阶段)投用后,新老接收站能实现互联互通,互济互保。如此,将不只是在量上以更高的库容保障上海天然气供应,更因多了一条外输管线,提高了极端情况下的保供能力。
在提高上海天然气保供能力的同时,两站还将发挥更大的作用。如向更多内地城市和更多船舶供应天然气,使其更加节能减排,或通过保税罐向远洋船舶提供反向加注服务。
据了解,上海LNG接收站去年的反输加注量已达到3亿立方米(气态形式),仅次于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和新加坡,位列全球第三。今年1至8月的反输加注量,已达到了去年全年的3亿立方米,预计至年底可达到4.5亿立方米左右。而其反输加注的工艺水平,达到了2500立方米/小时。随着碳减排潮流下越来越多国际远洋船舶将LNG作为燃料,上海LNG反输加注的市场空间将更为广阔。
领航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